2025年10月11日下午,由我校名师课堂办公室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联合打造的“外教进名师——Culture Unbox(文化盲盒)”系列活动首期课程,在博学楼201、202、203教室同步开讲。本次课程聚焦“非语言沟通”核心主题,由我校美籍教师Kristin主讲,凭借实用的跨文化知识与趣味互动形式,吸引全校850名学生踊跃报名参与,三个教室座无虚席,现场学习氛围热烈。

图一
作为我校本学期重点推出的跨文化教育品牌活动,“Culture Unbox(文化盲盒)”旨在打破传统文化课程的单向讲授模式,以“拆盲盒”的趣味概念为载体,邀请我校外籍教师围绕不同文化主题展开沉浸式教学,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文化差异、提升国际沟通能力。首期课程选择“非语言沟通”这一主题,正是瞄准跨文化交流中“看不见却影响深远”的关键细节——正如Kristin老师在课堂开篇所强调的,“面对面沟通中,仅7%的信息靠语言传递,38%依赖语气,55%来自肢体语言,超过90%的沟通效果由非语言信号决定”,这一数据让在场学生直观感受到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图二
课堂上,Kristin老师结合自身医学超声领域的职业背景与戏剧爱好,将理论知识与实例演示深度融合。她重点对比了中美文化在非语言表达上的核心差异:在握手礼仪中,中国文化偏好轻柔力度以传递谦逊尊重,美国则以有力握手彰显自信与热情;眼神接触方面,中国文化中长时间直视可能被解读为挑衅,而美国文化中稳定的眼神接触是表达关注与尊重的重要方式,缺乏眼神交流易被误解为不真诚或不感兴趣;此外,“指向自己”“召唤他人”“递接物品”“拍照姿势” 等日常场景的手势差异,也通过生动演示让学生快速掌握——例如中国常用手掌轻拍胸口指代自己,而美国更习惯用手指指向胸口,这些细节讲解为学生规避跨文化沟通误区提供了实用指南。课上Kristin老师还播放了《纳尼亚传奇》电影片段,引导学生观察主角Lucy与Mr.Tumnus互动中的眼神接触、肢体姿态,分析背后的文化逻辑,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学习充满趣味。

图三
“外教进名师——Culture Unbox(文化盲盒)”系列活动将持续贯穿本学期,后续还将围绕“购物”“音乐”“服饰”等主题展开,邀请更多我校具备多元文化背景的外籍教师分享实用知识。本特色系列活动将继续依托我校优质国际教育资源,以学生需求为核心,打造多样化的跨文化学习平台,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国际视野与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未来,我校将持续推动国际教育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搭建更多探索世界、对话文化的桥梁,赋能学生全面发展。
撰稿:杨姗姗
摄影:名师课堂办公室
责任编辑:尚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