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无比激动和感恩的心情,我在此分享作为晋中信息学院教师代表参加赴德国FOM大学14天游学活动的深刻体会与收获。这次游学不仅是一次学术与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视野的拓展,让我深切感受到学校推进国际化战略的远见卓识和对教师发展的高度重视。
一、精心筹备,彰显学校国际化办学理念
从报名选拔到行前准备,学校国际处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在出发前,学校专门组织了行前培训会,详细介绍了德国文化习俗、外交礼仪、安全注意事项等,还贴心地为我们准备了双语行程手册。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学校"教师是第一资源"的办学理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与FOM大学的合作已经持续多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稳固“开放办学、兼容并蓄”的办学方针。在全球化时代,学校以战略眼光布局国际交流合作,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与世界接轨的宝贵平台。
二、学术盛宴,体验德国教育精髓

图一
在FOM大学的学术活动安排可谓精彩纷呈。每天早上9点开始的研讨会让我们深度体验了德国高等教育的严谨与创新。
“德语语言与文化”课程中,教授通过沉浸式教学法,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基础德语交流能力。这种强调实践应用的教学方式,让我联想到我校正在推广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两者在理念上高度契合。

图二
“自我组织与时间管理”研讨会令人印象深刻。德国教授系统介绍了德国企业普遍采用的时间管理工具和方法,如ABC分析法、艾森豪威尔矩阵等。这些实用技能不仅对个人工作效率提升有帮助,更为我们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新思路。我立即想到可以将这些工具引入我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

图三
最令人收获颇丰的是"演讲技巧"系列课程。德国老师对演讲结构、肢体语言、声音运用等方面的专业指导,让我们认识到有效沟通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实践环节,每位老师都要进行即兴演讲并接受专业点评,这种高强度训练极大提升了我们的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这让我更加理解学校强调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深远意义。
三、文化浸润,感受德意志文明魅力
游学期间的文化活动安排丰富多彩,让我们全方位感受德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四
埃森城市漫步让我们领略到这座鲁尔区工业城市的转型发展。从工业重镇到欧洲绿色首都,埃森的蜕变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让我想到我校正在推进的绿色校园建设,两者在理念上不谋而合。

图五
许格尔别墅的参观令人叹为观止。这座被誉为"鲁尔区凡尔赛宫"的豪华庄园,不仅展示了德国工业家族的历史辉煌,更让我们感受到德国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这种对传统的尊重与保护值得我们学习。
蒂森克虏伯工厂参观让我们亲眼目睹了"德国制造"的精髓。高度自动化生产线、严谨的质量管控体系、员工的专业素养,都让我们对德国工业4.0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为我校工程类专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样本。

图六
杜塞尔多夫和科隆的城市游览让我们感受到莱茵河流域的独特风情。科隆大教堂的雄伟壮观让人震撼,这不仅是一座建筑杰作,更是德国精神和文化的象征。站在大教堂前,我深深感受到文化传承的力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伍珀塔尔的悬索铁路体验。这条世界上最古老的电气高架铁路,至今仍在高效运行,体现了德国工程技术的卓越品质。在恩格斯故居,我们追寻共产主义奠基人的足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四、团队建设,凝聚信院教师力量
这次游学也是我校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要契机。在14天的朝夕相处中,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教师们深入交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图七

图八
在团队建设活动中,我们通过分组完成任务、共同解决难题,增进了相互了解和信任。记得在波恩一日游中,我们分组探索这座城市,每组都要用照片和视频记录下这座前联邦德国首都的历史印记。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不仅增加了游学的趣味性,更促进了跨学科交流。
每天晚上,我们都会聚在一起分享当天的收获和感想。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从各自角度发表见解,这种跨学科的思维碰撞产生了许多创新的火花。许多老师都表示,这种交流为将来的跨学科合作研究奠定了基础。
特别让人感动的是,在整个行程中,我校教师展现出了高度的纪律性和团队精神。无论是在学术研讨中的认真投入,还是在文化参观中的文明礼仪,都展现了我校教师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精神风貌,这离不开学校长期以来师德师风建设的成效。
五、深刻反思,转化国际经验为教学资源
这次游学让我对德国高等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引发了对教学工作的深刻思考。
德国大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值得借鉴。FOM大学作为德国最大的经济管理类大学之一,其“双元制”教育模式尤其值得学习。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获得实践经验。这让我想到我校正在推进的产教融合项目,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经验,进一步深化与企业的合作。
德国教育中对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令人印象深刻。在研讨会上,德国教授鼓励我们质疑、辩论、提出新观点,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减少填鸭式教育。
此外,德国人对规则的遵守和对质量的追求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从精确的时间管理到严谨的工作态度,这些都体现了德国文化的特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将这些优秀的品质传递给学生,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职业素养的优秀人才。
六、感恩奋进,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回首这14天的游学经历,我心中充满感恩。感谢学校领导的高瞻远瞩,为我们提供了这样宝贵的学习机会;感谢国际交流处的老师们,为这次游学做了大量细致的筹备工作;感谢FOM大学的热情接待和精心安排;也感谢同行老师们的互相帮助和支持。
这次游学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晋中信息学院推进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闭门造车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打开校门,走向世界,才能吸收先进经验,提升办学水平。学校近年来在国际交流方面取得的成就令人鼓舞,作为信院教师,我为此感到自豪。
同时,这次游学也让我意识到肩上的责任重大。我们将把在德国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感转化为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程内容,将国际化的视角融入日常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我特别计划在以下几个方面将游学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
1. 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德国案例,让学生了解德国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创新;
2. 改进教学方法,增加互动环节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推动与FOM大学的深入合作,争取开展学生交换、教师互访等项目;
4. 分享游学经验,带动更多教师参与国际交流,提升整体师资水平。
结语
14天的德国游学虽然短暂,但影响深远。这次经历不仅拓宽了我们的国际视野,增进了对德国教育和文化的理解,更深化了我们对学校教育理念的认同,增强了作为信院教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再次感谢学校给予我们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定当不负期望,将所学所感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实际行动,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晋中信息学院的国际化办学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学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图九
撰稿:通识教学部 时笑婉
摄影:通识教学部 时笑婉
责任编辑:尚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