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参观炫丽的美术博物馆,浏览美国中部的芝加哥,走访坐落在大洋彼岸的北伊利诺伊大学,品尝正宗的美式美食。芝加哥的Willis Tower、密歇根湖,百老汇的歌剧《MaMa Mia》,迪卡尔布的蓝天白云……随手一拍都是一副上好的桌面背景。

2019年3月26日,今天是美国之行的第十天,今天阳光明媚,天空蓝的清澈,云朵仿佛触手可及。上午听教授讲美国民主,作为一名老师,最吸引我的首先是“问题式的教学方法”,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每个问题都和学生讨论一下,一边问一边答,在不停的互动、思考与回答中,结束了今天的教学。上起课来,非常轻松,仿佛在聊天,学生参与性很强。但是,要完成教授的问题,很好的互动,课前也要有很充分的准备。通过昨天的图书馆学习,已经知道课前有一定量的文献阅读准备,这样能更好的与教授互动,功夫用在平时,也无形中拓展了学习的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学习效果也比较好。
下午,我们集体参加了一个叫“Feed my starving children”志愿者活动,打包食物帮助世界各地的饥饿儿童。通过项目的志愿者的介绍得知:世界上好多国家的孩子处在贫困的边缘。随后,介绍了我们从事工作的流程,大家根据自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如,强壮的年轻男士负责最辛苦的搬运工作。很多本地的中小学生今天没有课,跟着父母一起过来做志愿者。

走进工作间,进入最紧张也是重要的环节,封装食品。我们整个团队,分了三张操作平台,每张操作平台有两个工作区。我所在的工作区,有八个人,移通学院的一名同学负责装大米,我是负责装大豆干,张佳莉一人分担两项(装脱水蔬菜和玉米面);另一个桌子上,徐妹芳老师和李佳鑫负责将袋子捻开,将食品装入袋子,放到称量区;称量区有两名同学负责称量,控制重量在380-400克之间;达标的到达封装区,由负责封装的老师,装好放到操作平台上;最后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装箱,码好打包成集装箱运输的形式,运输到世界各地。在整个过程中,大家配合的井然有序,随着音乐的响起,我们的工作也进入尾声。

这次公益体验非常有意义,大家分工明确,分装的食物将会发放到哪里,工作人员也用简单的视频为我们做了说明,看到那些得到帮助的孩子们洋溢着笑容,这就是最大的收获。同学们和老师们的汗水和喜悦也说明了一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可爱的志愿者们不计回报,尽其所能,只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是多么美好、伟大,但又是我们正在实现的愿望啊!

(供稿:孙丽丽 摄影:牛宇超)